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捡到一本三国志 > 第0412章 巅峰盛世

第0412章 巅峰盛世

第0412章 巅峰盛世 (第1/2页)

吕布派往雒阳的人,先是去拜见了陛下,并且告知了他高句丽将败的消息,就连高句丽王身死的消息也一并告知了天子,天子闻言大喜,幽州之外的强敌,只能勉强算一个高句丽,如今高句丽已平定,只怕幽贺之地,能得到一段很长的发展机会。
  
  士卒又告知了张温的上奏,请求天子,是否能够暂时将高句丽王身死的消息隐瞒住,好让太尉能够彻底的平定东方,天子眯着眼睛,愣了片刻,问道:“太尉是想要将整个扶余一并拿下?”
  
  士卒看到天子,本就激动的难以言表,听到天子询问,更是哆嗦了半天,方才说道:“不知也。”
  
  天子大笑,说道:“你不必拘束,这些日子,你们南征北战,劳苦功高啊!”
  
  “不敢...多谢陛下...”
  
  士卒显的有些惶恐,天子笑着,太尉想要一举平定整个东部,他是支持的,先前,他便一直不明白,为何阿父总是拦着这些将领,无论是张温,还是董卓,他们每次想要主动平定一些地区,阿父总是不允许的,除非是对方进行劫掠,惹到了阿父。
  
  在他看来,与其等着他人动手之后再报复,不如直接让对方没有任何的机会能够对大汉产生威胁,这样的行为才是最好的,何况,在大汉的制度下,各方的百姓只会过得更好,例如这三韩,原先三韩各部大小君主,征伐战事不断,民不聊生,就连吃饭都是难题。
  
  可是如今呢,驰道四通八达,处处耕地铁矿,家家富裕,其税赋甚至能够承担的起这番大规模作战的大半军费,在更加优秀,更加开明的制度下,对百姓,平民带来的只有好处,而不会有坏处,因为孝康皇帝曾定下政策,无论是鲜卑,匈奴,羌人,三韩,大汉之内,皆为大汉之民。
  
  他们的税赋与中原地区是一样的,甚至,因为他们产粮少,税赋还要低一些,而门子学同样对他们开放,如今门子学之内,便有不少的匈奴人与鲜卑人,他们都是习雅言,读儒经,日后也能参与考核,若是通过,还能分派到地方为官。
  
  孝康皇帝的这项政策,在很大程度上,缓解了大汉的内部矛盾,自从建宁十六年起,大汉境内很少会出现匈奴,鲜卑,或者各地蛮族出现叛乱的事情,官吏们也不敢通过逼反他们来获取政绩,毕竟王符在汉律上明确的增加了这几条规定,违者死。
  
  如今的高句丽,甚至是扶余,如此抵触大汉的原因,还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贵族统治者,大汉的军事行动,只会影响到这些贵族统治者的权益,故而进行抵抗,天子心里明白,只要在平定高句丽之后,能够让当地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,这些百姓定然会忘了那甚么高句丽王,成为大汉的子民。
  
  毕竟,大汉的各项政策,都比高句丽不知要完善多少倍,就算甚么都不做,只是将税赋调到与大汉其余地区一样的水平,就已经算是造福当地百姓了。
  
  “朕知晓了...你归去之后,便可与太尉禀告...至于他所要借的人,本身便是他太尉府的属官,你可接去!”
  
  听到天子如此言语,那士卒这才大拜,告退。
  
  随后,他从雒阳带着一人,极速返回高句丽。
  
  此刻已经是熹平二年的八月了,在这个时候,其实在朝中也正在出现巨大的变革,天子渐渐掌握住了朝政,三公九卿全然是天子的心腹,建宁时期的不少老臣,如郑玄,王允等辈,都被天子赶回了家,或者是门子学这样的地方,钻研经学。
  
  曹嵩也是无奈的告老还乡,在百官的针对下,他没有办法继续待在自己的位置上,从始至终,曹操都没有出手帮助他,这也是他特意吩咐的。
  
  朝中,只剩下袁逢,蔡邕,张俭,张郃,邢子昂,崔寔,张温,卢植这些投效了天子的老臣,其余人员全然都是朝中新人,以司农曹操为首,又任用了马日磾为太傅,以樊陵为少府,以黄琬为司徒长史,以赵谦为光禄勋,以周忠为光禄大夫,以淳于嘉为卫尉,以赵温为大鸿胪。
  
  又有种拂,王伟,王升,周忠,荣邵,赵岐,许芝,丁宫,刘渊,邓泉等新人进入庙堂的核心。
  
  建宁年前的群臣,彻底消散在了长河之中,只能在那辉煌的忠烈堂里,才能看到建宁贤臣的赫赫功绩,在地方上,将这些久经磨练的太守们调入庙堂的同时,天子又令邢子昂提拔了一群新人作为县令以及太守等,接替他们的位置,这个时候的县令,实在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惊艳。
  
  首先,方才那些进入庙堂,坐在核心位置的大臣,都是在史书留名,被孝康皇帝刻意在地方上进行培养的大臣们,他们入驻庙堂,定然会让原先有些沉默的庙堂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,这一点,如今便已经非常明显了,他们都不是庸人,各个都有自己的才能。
  
  在他们进入庙堂之后,人人都在展示自己的能力,想要坐稳这个位置,顿时,各项新的政令层出不穷,邢子昂在尚书台劳累的夜不能寐,几位老臣也是手忙脚乱,他们有些跟不上如今这些大臣的速度了,毕竟,他们的确是有些老了。
  
  庙堂迎来这次的大变,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,只是,比他们所想的要提前了几年,他们苦笑着,能说甚么呢?不愧是孝康皇帝的种麽?
  
  看到庙堂之中出现的这些变化,天子大喜,随后便看向了地方。
  
  天子看着手中的列表,看着着醉入迷。
  
  三韩相田丰,东濊太守刘备,汉中太守袁绍,贺州刺史刘虞,南阳太守臧洪,幽州刺史陶谦,北海太守袁涣,青州刺史沮授,武威太守凉茂,冀州刺史国渊,除了这些太守刺史之外,在县令的配置上,王烈,司马芝,钟繇,王朗,顾雍,张范,逢纪,管宁,王修,徐奕,满宠,郭图,韩浩,董昭,刘烨,吕虞,吕常....
  
  纵然一观,全是天书之中能够留下姓名的贤才,最次都是日后的两千石啊,这些人作为各地的县令,让天子都不由自主的浑身颤抖着,忍不住的大笑。
  
  熹平二年,朝中朝外,人才济济,他们的上任,让整个熹平二年都变成了充满了活力的一年,朝中出现了大量的政治举措,有关耕田方面,有关官学方面,有关水利方面,就连袁逢也不再那么的劳累,他的府中诸官吏,便有曹操,华歆,陈宫,审配,许攸,荀谌等等的贤才...
  
  袁公原先还有些瞧不起他们,谁知,他们赶来之后,袁公顿时清闲了下来,甚么也不必去做,看着他们便好,若有事不明,他们还会询问袁公一二,到后来,就完全不用袁公干涉了,这让袁公心里实在不好受,有些酸苦,其余地方也大多如此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