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瑜伽菩萨戒 > 第2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第2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第2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(第1/2页)

我们看《讲义》第五十三页:
  
  庚四、不如法摄众戒
  
  辛一、有违犯
  
  壬一、染违犯
  
  这一条戒是属于摄众生戒里面所谓的障布施摄,障布施摄里面这一条「不如法摄众戒」的大意是说:我们身为一个师长,没有如法的来教导、摄受我们的弟子或者学生,就犯到这条戒了。这条戒分两科,先看辛一、有违犯,这当中先看壬一、染违犯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摄受徒众,怀嫌恨心,而不随时无倒教授、无倒教诫;知众匮乏,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、居士、婆罗门等,如法追求衣服、饮食、诸坐卧具、病缘医药、资身什物,随时供给: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一个安住在菩萨戒体的菩萨,他有这样的能力、也有这个因缘来摄受徒众,换句话说他开始做师长。摄受徒众在律中有两个法来摄受:第一个是财物,身为师长他有责任跟义务以财物的资具来摄受徒众,使令徒众的色身安稳无缺,第一个是财物的摄受,使令他的色身能够安稳无缺;第二个是佛法的摄受,身为师长也应该要用佛法的智慧来开导摄受众生,使令众生能够远离烦恼,得到寂静安乐:一个法、一个食,佛法跟财物的摄受。身为一个师长,他没有用法食的摄受,反而怀有嫌弃怨恨之心,怀着嫌恨心的关系,第一个就没有做到佛法的摄受。
  
  先看第一段,「而不随时无倒教授、无倒教诫」,无倒教授是约着佛法的生善,就是说这个徒弟他依止你出家,他依止你出家只是他一时善根的启发,他内心当中还是有无量无边的颠倒妄想,所以身为师长你应该要经常开导佛法的修学次第,你应该要告诉他:修学第一个要发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先发出离心,观三界的无常、苦而发出离心;再观一切有情在无常苦当中,生大悲心;有大悲心以后,你应该要生起使命感,为了要完成你利益有情众生的使命,应该要希求无上菩提,建立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一个修行使命。
  
  也就是说你要告诉你的徒弟,你为什么要那么早起拜佛、诵经,乃至于持戒,只有一个目的──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就是建立他一种菩萨种性。第二个、你应该要开导他佛法的正见,正确的因缘观、十法界的因缘观,每一个果报的出现都有它相应的因缘。
  
  这样子就是由于菩提心跟正知见,慢慢的在他内心的颠倒妄想当中,建立一个非常珍贵的菩萨种性,这叫无倒教授,生起他的善根。第二个、你要「无倒教诫」,这个是约着灭恶,蕴藏他内心深处还有很多的烦恼,他的思想行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偏差跟过失,身为师长,你应该要种种的方便诃责斥罚来导正他的过失,这个是无倒教诫。
  
  也就是说既然你今天来摄受他做他的归依的师父、或者出家的师父,你就有责任给他无倒教授跟无倒教诫,使令他在佛法当中灭恶生善。第二个「知众匮乏」,这个徒弟在生活当中财物有所匮乏,身为师长,你没有从具足清净信心的长者、居士、或者是婆罗门等,如法的去追求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等等。这个地方的如法追求我们要解释一下。
  
  在古德的批注当中对如法追求有一些开示,就是说虽然我们今天是为常住、为弟子们来乞求这种四事的供养,但是应该以正语来加以劝导,以正确的因缘观,就是布施能够得到来生安乐的果报,就是我们今天劝你布施,事实上对你来说是为你积集一种善业的资粮、积集来生的善业资粮,我们应该要劝导众生布施的功德、悭贪的过失,这当中要避免种种的邪命,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,比如说是算命、看风水等等不正当的方法来追求四事供养,应该以正语来开导。如果身为一个师长,对于弟子没有佛法的教授、教诫,或者财物的供给,这个师长就有失他的责任,也就伤害他的菩提心,是染违犯。
  
  壬二、非染违犯
  
 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,不往教授、不往教诚、不为追求如法众具,非染违犯。
  
  如果是一时的懒惰懈怠而没有作佛法的教授,或者是追求如法的众具,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。
  
  当然佛法讲传承,佛法的延续来自于师生所谓的师资相摄,就是师长如法的教诫弟子、弟子如法的来奉侍师长,这样子使令佛法的光明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,这就是佛法兴盛的相貌。
  
  反过来如果今天师长对徒弟是嫌弃怨恨之心,你剃度他以后摄受他做出家弟子,你完全不对他教授,他有过错你也不开导他,这个就会有覆灭佛法的过失。
  
  所以戒律上说身为师长不如法教授徒弟,过失超过破四根本重戒:因为你破四根本重戒只害及一人,这个罪业的影响是伤害你自己的身心世界;我们不如法教授弟子是害及众生,使令佛法的光明提早的入灭,众生提前出现黑暗时代,所以这个地方的过失就非常重。
  
  这一条戒我们可以跟「染心御众戒」作一个对比。我们看一下第三十七页,「染心御众戒」它被判在障精进度,我们把它念一遍:「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着供事增上力故,以爱染心管御徒众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」这一条戒对佛法的影响也是相同,都是覆灭佛法,对弟子没有如法的管教教诫,不过这一条戒所对治的是爱染心,就是师父对徒弟是一味的宠爱,徒弟有过失也就不讲了,徒弟不学习佛法,师父也就不广设方便来教导他,所以这一条戒的根本是爱染心,爱染心就在佛法当中的结党营私了。
  
  我们再看到这一条戒,回到五十三页「不如法摄众戒」,他这个师长的过失是嫌恨心,这个地方的心态不同。同样的是没有对众生的教授,但是前面是爱染心而结党营私,这个地方是嫌恨心,就把这个徒弟给放弃了,使令佛法传承的因缘破坏了,是这个意思。
  
  辛二、无违犯
  
  无违犯者: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;若护僧制;若有疹疾;若无气力不任加行;若转请余有势力者;若知徒众世所共知,有大福德,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;若随所应教授教诫,皆已无倒教授教诫;若知众内有本外道,为窃法故来入众中,无所堪能,不可调伏:皆无违犯。
  
  这条戒的开缘有八种因缘,第一个「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」,就是说这个师长跟徒弟可能是太熟了,太熟了,他一犯错,你经常讲他他也厌烦,他产生轻慢心,所以这个师长有时候适当的保持默然,有时候对他会有一种对治的功能,使他自我反省,灭恶生善,这保持默然也是一种教授。
  
  「若护僧制」,这种教授可能在僧团当中违背制度,为了尊重僧制。「若有疹疾」,就是这个师长本身有病,这个实在作不主了,身体有病。
  
  「若无气力不任加行」,就是这个师长身体虚弱,实在是不能堪任师长的教授还有追求资具。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」,这个师长没有教授能力,他请其它的法师来教授。「若知徒众世所共知,有大福德」,这一条戒是针对于资具提供的开缘,说你的徒弟世所共知,他有大福报、名声普闻,他自己有能力来追求他所需要的修行及种种衣服资具,当然我们就不用为他准备了。
  
  「若随所应教授教诫,皆已无倒教授教诫」,这个师长已经尽心尽力了,但是这个众生他就是听不进去,但是你尽力了,这种是开缘。
  
  「若知众内有本外道,为窃法故来入众中,无所堪能,不可调伏」,这个徒众根本就是邪见外道,他来佛法的目的不是来如法的修学佛法,是来偷窃佛法、来充实外道的知见,所以他的内心当中对佛法是无所堪能,就是他对佛法的真实道理是不能信受奉行的,他只是把佛法的道理来充实他外道的教法、来增长他的邪见而已,这种人当然根本就没办法去教授他,邪知邪见太坚固了。
  
  这以上的八种因缘都无违犯。这个地方是讲到摄受徒众的一个方法。
  
  天台宗有一个长老叫倓虚老和尚,倓虚老和尚在东北盖了很多道场,他对盖道场很有经验,他对道场也作出他的一个规划,他说:佛教的道场有四种。
  
  第一个道场是无法无食:这个道场没有佛法的教授,没有人讲佛法,饮食设备非常简陋,「无法无食谓之外道法,无义的苦行」,这种道场倓虚老和尚说「应该及时舍弃,一天都不能住」,道场也没有好的设备,也没有好的佛法教授,及时舍弃。
  
  第二种是有食无法:诶,这个道场还不错,设备很好,有中央空调冷气(哈),伙食也办得很好;但是你在这个地方住,你没有得到佛法的学习,没有人讲佛法。这个时候倓虚老和尚说:「这种道场,有食无法,暂住三天。」(呵)为什么暂住三天呢?因为古时候的道场跟一个道场距离很远,你好不容易走那么久的路,在这个地方住三天,吃饱了、睡足了再继续往前走,暂时住三天,还乱不了。
  
  第三种是有法无食:这道场有佛法的教授,你在这个地方住,每天内心的智慧慢慢的增上;但是可惜的是设备非常简陋,这种叫做勉强安住,「有法无食,谓之苦住」,还是可以住,但是色身会有一种苦的感受出现,为了佛法的缘故勉强安住。
  
  第四个是最好的有法有食,欢喜安住:这个道场设备非常完善,而且有佛法的教授,我们在这个地方住,设备完善,又能够在佛法当中不断的进步,这种是有法有食。
  
  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,身为一个师长,应该要朝有法有食的方向去努力,来摄受徒众。
  
  己四、障利行摄
  
  庚一、不顺众生戒
  
  辛一、有违犯
  
  壬一、染违犯
  
  这个是整个「摄众生戒」的第四科,首先我们把利行作一个说明。
  
  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,什么叫利行呢?「谓诸菩萨依于正理,随其所应,法随法行,调伏安住。」就是这个菩萨依于正理,依于佛法因缘的道理,这个等于是契理,经常用十法界的因缘道理来开导众生;第二个「随其所应」(应该的应),就是契机,你要观察众生的根机。在契理契机的条件之下开导什么佛法呢?
  
  「法随法行」,法随法行事实上就是整个法,我们讲归依法。归依法有两个:第一个是法,就是涅槃,这是目标,这种究竟安乐的涅槃;但是只有归依涅槃的话是不够的,应该还有一个随法行,就是引导我们趋向涅槃的种种戒定慧的方便,叫做随法行,它本身不是涅槃,但是它有随顺涅槃的力量,这个也是开导的。
  
  对于这种涅槃跟随顺涅槃种种的法门,能够给众生适当的开导,使令众生调伏烦恼、安住真理,这个就是利行。在四摄法当中,前面的同事、爱语、布施都是方便,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给众生得到利益,如果在整个四摄当中没有利行,前面三个都没有方向、都没有方向,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。
  
  好,看庚一、不随顺众生戒,就是众生内心当中有希望,我们不加以随顺,这个菩萨就犯戒了。这条戒有二科,先看辛一、有违犯,这当中先看壬一、染违犯,看戒文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怀嫌恨心,于他有情不随心转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,他内心当中怀有嫌弃怨恨之心,于他有情,这个他指的是菩萨的眷属,可能是在家眷属、或者是出家的弟子等等,菩萨在教化弟子的时候犯了一个毛病,不随心转。
  
  不随心转古德的解释有两个内涵:第一个、从方便的角度,菩萨不随顺众生的心愿、不满足他的心愿,就是他内心当中有这样的希求,而这样的希望不影响佛法修学的,虽然这个希望不圆满,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这个坚固的希望,菩萨不加以随顺,不能让他感到欢喜,这第一个;第二个、菩萨不能够在满足他的希望以后,来转众生的心而趋向于涅槃,得到究竟的安乐。
  
  简单的说,菩萨教化众生要先开方便门,给他暂时的安乐,满足他现前的希望,他欢喜以后,再开导他佛法究竟的道理,给他究竟的安乐,如果这个菩萨不能施设方便、也不能够开导真实的道理,这样子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这个地方是说,我们度化众生要考虑众生的根机,所以在《法华经》的意思先以欲钩牵,再令入佛智,他内心有这个希望,他有这个希望,这个希望虽然不好、不圆满,但是可也是无可厚非,菩萨你就不满足他的希望,这个时候他入道无门,看到佛法这么的高超、这么的高峻,门坎太高,他就不学佛法了,他就去学一贯道、学基督教。就是说虽然他这个希望很狭劣,但是也不妨给他当做踏出佛法的第一步。
  
  就是说一个人学习佛法,他不是一开始就生天了,他也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,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,哪一个人不是唱炉香赞起欢喜心刚开始,是不是这个意思!我们走到这个时候,我们忘掉自己的过程,我们就用比较高的标准要求众生,你要怎么样、他要怎么样,结果众生受不了,因为你跟他的希望差太多了,他就放弃修学佛法,所以这个就是我们没有恒顺众生的根机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要有给众生一个次第的阶梯,先满足他暂时的需要,然后再引导他慢慢达到究竟的安乐。
  
  壬二、非染违犯
  
 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,不随其转,非染违犯。
  
  菩萨不随其转,实在不是嫌恨心,而是懒惰懈怠放逸,事情忙碌,没有多余的空闲。
  
  辛二、无违犯
  
  无违犯者:若彼所爱非彼所宜;若有疾病;若无气力,不任加行;若护僧制;若彼所爱虽彼所宜,而于众多非宜非爱;若为降伏诸恶外道;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:不随心转,皆无违犯。
  
  开缘有七种因缘:第一个他所希望的「非彼所宜」,就是对他不适当,换句话说他心中所希望的东西,对他的色身跟内心有很大的伤害,对他的色身会增加他的病痛、对他的内心会增长他的罪业,菩萨在恒顺众生一定要通过智慧的决择,这应该要拒绝。
  
  「若有疾病」,菩萨有疾病。或者是身体虚弱,「若无气力」就是心有余力不足。「若护僧制」,为尊重僧团的制度。「若彼所爱虽彼所宜,而于众多非宜非爱」:就是这个弟子他所期待的事情实在对他很适合,不管对他的色身、内心都很适合;但是在大众当中毕竟要考虑大众的感受,其它人不适合、其它人也不喜爱。就是我们不能满足一个人的喜欢而让大众起烦恼,这必须要考虑大局。
  
  「若为降伏诸恶外道」,对方是一个邪见外道,他提出的希望根本就是邪知邪见,这个我们不应该满足。「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」,我们今天拒绝他的需要,是对他的一种惩罚、一时的对治,希望他自我反省。以上的七种因缘,不随心转,皆无违犯。
  
  这一条戒在蕅益大师的批注当中说:前面的同事摄有一个不为助伴戒,这一个是不随顺众生戒,这两个有一点差别。不为助伴戒是说众生有一些固定的事要做,他有一些事情要做,你必须陪着他去做这件事,助伴;这个地方是众生他对你提出希望,讲他内心的希望,你要想办法满足他的希望,有所不同。
  
  这个是说,我们讲众生无边誓愿度,我们每一个人在佛前受菩萨戒都发愿「无一众生而不度化,誓度一切众生」,度化众生这件事情跟自己修行不同,度众生你要观察众生的根机。
  
  如果你所度化的众生是上根利器的,有些人善根强,他内心没什么烦恼,根利遮轻,他能够一心行道,他修学佛法不必任何方便,正直舍方便,但修无上道,他不会对你乞求这种的希望,都不用,他直接趣入无上菩提,当然这种上根利器的人,你要教授他就很容易了;但是中下根人,他有善根可也有烦恼,只是两个都存在的,他就会有一些希望出现,对你一些设备的乞求、各式各样的希望,中下根人如果我们今天不开方便门,他就没办法悟入真实相了,他这个修行有障碍。
  
  如果我们今天读《法华经》,我们就看出佛陀的教化众生是这样子的,其实佛陀出世以后,以佛陀的心情,佛陀要使令一切众生成佛道,但是你看佛陀他所作所为,他是开方便门,他施设了五乘的教法。有些人,你说「成佛」,他根本就不想成佛,他来生只想做大国王(呵──),你怎么办?
  
  只好教五戒十善。有些人他成佛之前,一定要先到偏空的涅槃住一段时间,让自己静一静再回小向大。我们今天假设这样子,如果佛陀一出来的时候,完全不施设五乘的教法,只讲一佛乘的佛道,我看现在佛弟子会少掉很多(呵),是不是这个意思?因为你说成佛,他来生根本就不想成佛,他一定要先做几生的国王,他才心甘情愿的成佛,你怎么办呢?你只好开方便门的示真实相,也好,受了三归五戒保住人天。
  
  就是说我们今天教化众生,是他要学佛不是我们要学佛,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对方,这个成佛之道是他要走,他有这个希望,那你就是要施设方便,否则他入道无门。
  
  你去读读《阿弥陀经》,净土法门也有这个意思,你看佛陀在讲极乐世界,佛陀很善巧(呵),你看,他在后面才劝我们往生,「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但是他是后面才讲圣道的因缘,他一开始是讲什么?「极乐世界有七宝池、八功德水、宫殿楼阁。」
  
  莲池大师在《阿弥陀经疏钞》上说:极乐世界是为圣道而安排,把极乐世界创造这么漂亮干什么?莲池大师自己提出这个问题,又自己回答说:因为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不完全是圣人,有很多很多都是凡夫,凡夫的心情内心有所住,喜欢向外攀缘,所以阿弥陀佛随顺众生的因缘,把极乐世界盖得宫殿楼阁漂亮一点,这有摄受众生的因缘,就是在那种宫殿楼阁「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」这样身心世界情况之下,然后再用鸟类为你说法、用宝树为你说法,乃至阿弥陀佛的说法,是这个意思。
  
  所以这个地方恒顺众生就是,我们在教化众生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众生的根机,要注意他内心深处的希望,先满足他暂时的希望,然后在他得到休息安住以后,再引导他趋向于究竟的安乐,把这个成佛之道要分几个次第来完成。
  
  庚二、不随喜功德戒
  
  辛一、有违犯
  
  壬一、染违犯
  
  前面一条戒是众生有希望我们应该随顺,这个地方是说众生的身口意有功德我们应该赞叹。这当中分两科,先看辛一、有违犯,这当中先看壬一、染违犯,看戒文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怀嫌恨心,他实有德不欲显扬,他实有誉不欲称美,他实妙说不赞善哉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,怀着嫌恨嫉妒之心,「他实有德不欲显扬」,这个指的是意业,就是这个众生他真实有戒定慧的功德。有些人他一出生就欢喜持戒,戒波罗蜜的善根强;有些人他就欢喜禅定,内心容易寂静;有些人他广学多闻,他有智慧、有戒定慧的功德。
  
  我们不欲显扬,不把他赞叹显扬;「他实有誉不欲称美」,誉是指身业,这个众生他的威仪特别庄严、举止也持别安详,我们也不称美。在口业方面,「他实妙说不赞善哉」,他能够善巧说法,身为一个菩萨也不去赞叹善哉,这样子菩萨没有随喜功德,就犯到菩萨戒法。
  
  壬二、非染违犯
  
 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,不显扬等,非染违犯。
  
  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不加以显扬是非染违犯。
  
  这条戒随喜功德的意思是说,我们在摄众生的时候,一个初心菩萨他的信心薄弱,他身口意有功德,如果我们不加以赞叹随喜,他很可能就会因为这样而退失道心,他的功德不能增长广大,所以随喜功德会给众生一种信心的加持。
  
  辛二、无违犯
  
  无违犯者:若知其人性好少欲,将护彼意;若有疾病;若无气力;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;若护僧制;若知由此显扬等缘,起彼杂染憍举无义,为遮此过;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,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,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;若为降伏诸恶外道;若为待他言论究竟:不显扬等,皆无违犯。
  
  开缘有九个因缘:第一个「若知其人性好少欲,将护彼意」,对方是少欲知足,我们只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好,就不要去显扬他,因为他本身不喜欢被显扬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